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对阵疫魔,岐黄亮剑。在这一场前所未有的阻击战中,梅州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为患者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参与抗疫,中医药主要发展指标提前实现“十三五”目标,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前实现三个“全覆盖”,中医药改革获评“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近年来,梅州市积极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梅州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好成绩,多项工作位列全省前列。
7月2日,广东省中医药大会召开,梅州在大会中作书面交流。大会后,梅州抓紧抓好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瞄准中医药健康产业布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等方面布局,探索一条客家山区中医药发展之路。
图为梅县区中医医院。(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探索大健康三产融合和协同发展
群山环绕的梅州,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富硒土壤地带占总面积的52.3%,十分适宜种植中草药。仙人草、佛手、桑叶、金银花、桃金娘、五指毛桃、天然冰片……南药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梅州境内有中草药1800多种,属全国和省重点品种282个,占普查品种的61%。
从中原迁徙而来,客家人也将中原民间医药和保健精华带到南方地区。亲近山水、喜爱自然的客家人自古便有用中草药入汤做菜的传统,因而形成了“爱中医、信中医、服中药”的传统,千百年来一直保留中医养生的习惯。
丰富的南药资源、良好的中医药养生习惯,为梅州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打下了基础。
“我们利用五华独特的中药材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智能制造生产线,生产中药精制饮品,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口服液等。”去年底,广州香雪智慧中医药产业有限公司五华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生产项目正式投产。
接受记者采访时,香雪集团董事长王永辉说,选择梅州,便是看中了这里有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运输成本。“未来我们还将规划建设冷链物流及产学研项目,为梅州中医药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及梅州中医药综合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据介绍,该项目一期将打造智慧中医药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立中药制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模块的智能数字工厂。二、三期规划建设冷链物流产业园和中医药产学研赋能中心,围绕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开展中医药关键技术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及教育,赋能智慧中医。
看中梅州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前景的,远不止广州香雪智慧中医药产业有限公司。
广药(大埔)大健康产业园中药材提取和浓缩液(王老吉)生产提取基地,广东(丰顺)新南方青蒿药业有限公司的青蒿素哌喹片,广东(梅县区)杉维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提纯紫杉醇,兴宁联康药业的中药配方颗粒,广东恒祥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研发、制造和生产……
中医药企业纷纷选择落户梅州,既是因为靠近原材料地,更是因为梅州对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的布局,吸引了企业。
近年来,梅州市印发了《梅州市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梅州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全面布局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
具体而言,梅州将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1+2+3”的发展模式,紧紧依靠“中医药+产业”“中医药+平台”两项“支撑”,探索创新顶层设计机制、产业融合机制、能力提升机制三大机制,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
同时,借助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梅州将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进一步擦亮梅州长寿乡品牌。创新产业融合机制,解决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与温泉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饮食、南药种植、养生旅游等大健康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协同发展的问题。
目前,梅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0.2万亩,产量14.8万吨,产值11.5亿元,共计发展规范化种植基地42个、专业合作社132家。
梅州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有可为。“目前,梅州中医药产业仍属于初级阶段,即中医药种植和加工阶段,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大量中医药企业入驻,健康养老基地落地,朝着计划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上走,形成真正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业内人士认为,梅州市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前实现三个“全覆盖”
自1月17日梅州市卫健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开始,中医药便贯穿抗击疫情的全过程。印发《梅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工作方案(试行)》、成立梅州市中医药防治呼吸道传染病专家组、组建中医医疗预备队……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一拉响,中医药力量第一时间介入。
“在梅州的临床案例证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新冠肺炎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梅州市卫健局中医科科长李立威说。
截至7月6日24时,梅州市出现的17名确诊病例,全部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用”方式救治,目前均已治愈出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与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联合组成中医药专家团队,为确诊和疑似病例把脉问诊、会诊讨论,再结合西医用药和患者病情辨证施治,采用不同方剂,随症加减使用。
“在治疗新冠肺炎疫情中,梅州中医药关口前移、全程参与,是梅州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李立威说,通过多年“打基础”,梅州百姓愈发信任和喜爱中医。
近年来,梅州市相继印发出台了《梅州市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梅州市“十三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梅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
依照上述实施方案,梅州市积极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医医院提升改造、“中医馆”建设提档升级等,提前实现三个“全覆盖”。
目前,梅州市各级各类中医医疗卫生机构近2000个,新设立梅州市中医医院和梅县区中医医院,填补了市、区级中医医院的空白,实现了市、县(区)两级中医医院全覆盖。梅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区属)成为全市首家“三甲”中医医院,其余7家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标准,实现县(区)级中医医院“二甲”及以上全覆盖。同时,梅州市完成全市13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实现“中医馆”城乡全覆盖。
另外,从2018年起,梅州市投入近20亿元,以整体迁建、改扩建方式,对9家中医医院全面进行提升改造。预计到2021年,全市中医药服务设施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上午9时许,梅县区丙村镇中心卫生院“五星级”中医馆中药房桌上的处方已有近20份,艾灸室、理疗室、牵引室、中医诊室均有患者排队等候。在梅县区丙村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刚刚做完理疗的村民廖姐缓缓起身,“狠狠”地舒展了腰身,显得一脸舒坦。“我的腰椎不好,来做理疗,治疗效果很好,睡觉都更香了。”廖姐说,医院离家走路只需要几分钟,医保报销后一次理疗只要几十元,方便实惠疗效好。
丙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黄大可告诉记者,自中医馆建设以来,他们积极扩充设备、引进人才,推动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去年,医院中医门诊和理疗人次超2万,中医药服务占比超50%。”
2019年梅州市中医药门诊服务量899万人次,占总数的40%;每万人口拥有中医床位5.9张。
“随着中医药医疗机构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也愈加深入人心。”李立威说,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生生不息,至今仍然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名医战略+基层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队伍
去年1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签约揭牌仪式在梅州市委党校举行,标志着梅州市中医医院正式加入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行列。
现场还举行了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新收学术继承人拜师仪式。孙光荣教授端坐拜师席上,身着红色唐装的徒弟宣读“拜师帖”,并向师傅深深三鞠躬,随后毕恭毕敬献茶,赠礼物。在一系列简单而传统的拜师仪式后,梅州市中医医院王锦、蓝美萍、赖瑜正式拜于国医大师孙光荣门下。
达成合作后,梅州市中医医院可充分利用湖南中医药大学优秀的中医教学资源,依托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和科研优势,不断提高医院中医药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更好地保障梅州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及促进新一代中医医师成长成才。
院校合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进一步提升梅州市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促进医院内涵建设。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是关键。通过统筹“民间派”和“学院派”中医药人才共同发展,抓高层次人才、抓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梅州中医“名医”建设和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骨干人才的培养,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优质教学资源,连续在北京、广州、四川中医药大学举办3届中医药业务管理骨干培训班。
推动嘉应学院医学院建成粤东地区首个国家级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设立中医教研室,在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分别开设有《方剂学》《客家中草药临床应用》《中医学基础》《中医养生学》等中医药相关课程。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首次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作基地。
同时,梅州市大力实施中医“名医”战略。梅州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人才新政20条”。评选表彰奖励新一届“梅州市名中医”20名、“梅州最美中医”20名;遴选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62名。
如今,梅州市已建立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和省名中医师承等项目共11个,新建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5个,名医建设和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与此同时,梅州市还积极鼓励中医药科技创新。近年来,梅州市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先后有30多项中医药项目获得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在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应用方面,中医药项目申报市科技奖项目共22项,其中涉及中草药种植13项。
多年的培养,梅州市已拥有了一支颇为可观的中医药医疗队伍。全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2251人,占人员总数的19.7%。每万人口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3.9人,超过省平均水平。近年来,有温乃元等4人获“广东省名中医”荣誉称号,1人获“南粤最美中医”称号,3人获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荣誉称号。
“目前,梅州市中医药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发展短板。接下来,梅州市将继续深入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的协调发展体系、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体系和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三大体系。”梅州市卫健局局长林雨兰说。
从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到国务院重磅文件发布,从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到 ...[详情]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