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芒萁骨(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芒萁骨为里白科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 Bernh.的幼叶、叶柄。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产于长江以南各地。

  • 中药名称芒萁骨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Dicranopteridis Dichotomae

  • 别 名草芒、山蕨、芒萁

  • 所属功效类止血药

  • 里白科

  • 分布区域产于长江以南各地。

来源

本品为里白科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 Bernh.的幼叶、叶柄。(《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长江以南各地。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叶卷缩,叶柄褐棕色,光滑,长24-56cm,叶轴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各回分叉的腋间有1个休眠芽,密被绒毛,并有1对叶状苞片;末回羽片展开后呈披针形,顶端16-23.5cm,宽4-5.5cm,篦齿状羽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顶端常微凹,侧脉每组有小脉3-5条;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白色。气微,味淡。(《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微苦、涩,性凉。(《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化瘀止血,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妇女血崩,跌打伤肿,外伤出血,热淋涩痛,白带,小儿腹泻,痣瘘,目赤肿痛,烫火伤,毒虫咬伤。(《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中华本草》)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①叶上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无气孔;下表皮细胞壁平直,稍弯曲,气孔较多,不定式。②叶柄皮层细胞类圆形,壁薄。③梯纹管胞直径15-39μm。④单细胞非腺毛壁平滑,厚约5.2μm。⑤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8μm,层纹及脐点均不明显。⑥纤维成束,棕红或棕黄色,纹孔明显,直径约31μm,壁厚约10μm。⑦下皮细胞黄色,长方形或长多边形,壁厚5-8μm,纹孔明显。⑧内皮层细胞长方形,排列整齐。(《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血崩:(芒萁)鲜幼芽或叶茎,煅透研末,每次6-15g,和温酒调服。(《闽南民间草药》)
2、治刀伤出血:芒萁嫩芽晒干炒焦,加入血余炭,共研细末。外敷患处。(《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3、治白带过多:芒萁茎心、椿根白皮各15g。水煎服。
4、治小儿腹泻:芒萁15g,焦山楂9g。煎服。
5、治目赤肿痛:鲜芒萁、车前草各适量。水煎浓汁,熏眼,每日2-3次。(3-5方出自《安徽中草药》)
6、治水火烫伤 ①芒萁茎心烧灰,研末,桐油调敷。(《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②芒萁茎心、地榆、大黄各适量。共研细末,麻油调涂。(《安徽中草药》)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性平,味甘。”
2、《广西本草选编》:“味甘、淡,性平。”
3、《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平,”
4、《福建中药志》:“微苦,平。”
5、《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清热化湿,祛瘀止血。主治妇女白带,小便涩痛,烫伤火伤,跌扑伤痛,刀伤出血,妇女血崩。”
6、《安徽中草药》:“治小儿腹泻,目赤肿痛,痔瘘。”
7、《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鼻衄,肺热咳血,尿道炎,小便不力,水肿,月经过多;外用治骨折,蜈蚣咬伤。”
8、《广西本草选编》:“清热利尿。主治膀胱炎,尿路感染,血崩,白带,跌打损伤。”
9、《福建药物志》:“治皮肤瘙痒。”

原标题:芒萁骨
词条标签:芒萁芒萁骨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