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黄瓜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黄瓜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取种子成熟的老黄瓜,剖开,取出种子,晒干。全国各地均产。

  • 中药名称黄瓜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SEMEN CUCUMIS SATIVI

  • 别 名哈力苏

  • 所属功效类祛风湿药

  • 葫芦科

  •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产。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分布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取种子成熟的老黄瓜,剖开,取出种子,晒干。(《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椭圆形,长6-9mm,宽2-4mm。一端略尖,边缘稍有棱,一端钝圆或有缺刻。表面黄白色,光滑。种皮稍厚,子叶2枚,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甘。(《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肺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

舒筋接骨,祛风消疾。(《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骨折筋伤,风湿痹痛,劳伤咳嗽。(《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

15-25g。(《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炮制

黄瓜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黄瓜子:取净黄瓜子,用文火炒至色变深,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取出,摊凉。(《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传说渊源

       老百姓的饭桌上,经常能见到“黄瓜”这种蔬菜。很多人就奇怪了,咱们吃的这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叫“黄瓜”呢?传说,黄瓜的命名,和后赵皇帝石勒有关。
       黄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的,当时的中原人将汉族以外的部落(主要指北方及西域的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因此这种瓜就被称为“胡瓜”。石勒本是北方羯族出身,他做了皇帝之后,十分忌讳汉人称“胡”字,认为这是种歧视,于是就下令全国:凡是说话及写文章,均不得出现“胡”字,违者问斩。
       有一次,石勒召见地方官员,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他非常吃惊,问道:“樊参军怎么穷成这个样子,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樊坦哪里是穷,他只不过刚刚遭受一群羯族强盗的抢劫。樊坦是个直性子,就实话实说道:“都是那帮胡贼无道,把我的衣服都抢走了。”话音刚落,樊坦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吓得连连叩头谢罪。石勒看他一介老书生,又自知有罪,就没有怪罪,反而笑着赐给了他车马衣物。
       过了一会儿,群臣接受“御赐午膳”时,石勒忽然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道:“卿可知此物名否?”樊坦心知肚明,却不敢直言无讳,他灵机一动,用四句诗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一听,哈哈大笑。从此,“黄瓜”这个名字就慢慢取代了“胡瓜”。

原标题:黄瓜子
词条标签:黄瓜黄瓜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