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清代《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成药新用途》511页。
【组成】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玄参、生赭石、生龟板、白芍药、生麦芽、天门冬、茵陈、川楝子、甘草。
【规格】丸剂:大蜜丸,每丸9克,每盒10丸。冲剂:每袋6克。
【用法用量】丸剂;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冲剂:每次6克,日服2-3次,热开水冲服。
【功效】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按语】方中重用怀牛膝、生赭石为君。其中怀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于行”(《本草经疏》),以引血下行,并能滋养肝肾;生赭石质重性降,重镇肝气,扼止气血逆乱之势,二者相伍,镇肝熄风治其标。龙骨、牡蛎均为介类药物,质重善降,并且生用,助君药镇肝潜阳,使阴足以制阳,肝阳不亢,肝风自熄,以上四药共为臣药。天冬、玄参滋阴清热,滋水涵木,有标本兼顾之意;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恶抑郁,如单纯镇潜摄纳,逆其升发之性,则必影响肝之疏泄条达,从而不利于肝阳平降,故又以少量之茵陈、川楝子、生麦芽,一则条达肝气之郁滞,二则清泄肝阳有余之热,且麦芽伍甘草和胃调中,防止金石类药物败胃,以上五药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配伍,镇潜以治其标,滋阴以治其本,标本兼顾,但以治标为主,其奏镇肝熄风之效。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疼,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等病症。
1.治疗顽固性头痛:有人用镇肝熄风丸治疗顽固性头痛患者61例,效果显著。用法;内服镇肝熄风丸,每次1丸,每日早、中、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1个疗程。结果61例中,临床治愈者(症状消失,1年内末见复发发)53例,有效者(头痛及伴随症状显著减轻,或疼痛消失后半年内偶有复发,又用本药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6.7%。
2.治疗面神经麻痹:运用镇肝熄风冲剂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效果卓著。用法:内服镇肝熄风冲剂,每次12克(2包),早、晚各服1次,热开水冲服。5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止。结果:临床观察面神经麻痹患者85例,用药1个疗程治愈者19例,2个疗程治愈者30例,3个疗程治愈者21例,4个疗程治愈者12例,显效者2例(嘴角外斜明显改善),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8.8%。
3.治疗脑震荡综合征:据报道,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脑震荡综合征患者23例,其中治愈者18例,缓解者4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5.7%。
4.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有人用镇肝熄风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疗效颇佳。用法:口服镇肝熄风丸,每次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本病患者65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59岁,病程1年以内者13例、1-3年者30例,3-5年者10例,5-10年者12例。结果:完全缓解者41例,基本缓解者10例,好转者9例,总有效率为92.3%。
5.治疗顽固性失眠:有人用镇肝熄风丸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46例,疗效显著。用法:内服镇肝熄风丸,每次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1个疗程。结果:46例中,临床治愈者40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5.7%。用药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4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用本药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6.治疗支气管哮喘: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而以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为重要原因,与机体防御功能的降低和免疫反应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镇肝息风的方法主之,竞收效桴鼓。方法:内服镇肝熄风冲剂,每次12克(2小包)日服3次,开水冲服。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不间隔,连续服至痊愈止。结果:临床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92例,经用药2-3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80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程中末见不良反应。
7.治疗皮肤瘙痒症:有人用镇肝熄风丸治疗皮肤瘙痒症患者87例,其中痊愈者80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6.5%^。用法:内服镇肝熄风丸,每次2丸〔18克),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治愈的80例中,用药时间最短者5天,最长者15天,平均为10天。
8.治疗顽固性呃逆:有人用镇肝熄风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效果满意。用法:内服镇肝熄风丸,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临床观察患者29例,经用药3-7天后,治愈者21例,好转者6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3.1%。一般用药1-2天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
2.中医辨证属气虚、血虚、肾虚所致的眩晕及肾阴阳俱虚的高血压病忌用本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