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桑叶(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四川、湖南等地。

  • 中药名称桑叶

  • 中药学名(拉丁名)MORI FOLIUM

  • 别 名铁扇子、蚕叶

  • 所属功效类解表药

  • 桑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四川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四川、湖南等地。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肺、肝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5-10g。(《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得配本草》:“肝燥者禁用。”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黄绿色或黄棕色。上表皮有含钟乳体的大型晶细胞,钟乳体直径47-77μm。下表皮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非腺毛单细胞,长50-23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5-16μm;偶见方晶。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热回流30分钟,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热水10ml,置60℃水浴上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桑叶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1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约至8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1.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生),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2.治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濒湖集简方》)
3.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铁扇子二张,以滚水冲半盏,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味,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隔水炖热,再洗,每日洗三、五次。(《养素园传信方》)
4.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为末)一斤,黑胡麻子(淘净)四两,将胡麻擂碎,熬浓汁,和白蜜一斤,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腹时盐汤、临卧时温酒送下。(《医级》桑麻丸)
5.治吐血:晚桑叶,微焙,不计多少,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冷腊茶调如膏,入麝香少许,夜卧含化咽津。只一服止,后用补肺药。(《圣济总录》独圣散)
6.治霍乱已吐利后,烦渴不止:桑叶一握,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7.治小儿渴: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胜金方》)
8.治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过,带温罨纳之。(《仁斋直指方》)
9.治穿掌毒肿:新桑叶研烂盫之。(《通玄论》)
10.治痈口不敛: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11.治火烧及汤泡疮:经霜桑叶,焙干,烧存性,为细末,香油调敷或干敷。(《医学正传》)
12.治咽喉红肿,牙痛:桑叶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3.治头目眩晕: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枸杞子三钱,决明子二钱。水煎代茶饮。(《山东中草药手册》)
14.治摇头风(舌伸出,流清水,连续摇头):桑叶一至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搓碎,去柄,筛去灰屑。(《中国药典2020》)

毒性

给小鼠一次腹腔注射桑叶注射液的安全用量,相当于人用量(10%桑叶注射液5ml,肌注,每日1-2次)的250倍。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桑叶注射液用相当于人用量的60倍剂量,连续给小鼠腹腔注射21d,对内脏器官无损害;如给予更大剂量,则对肝、肾、肺等产生变性、出血性损害。(《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会,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除风。经霜则兼渭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发者血之余也,益血故又能长发,凉血故又止吐血。台痈口,留穿掌,疗汤火,皆清凉补血之功也。
2.《重庆堂随笔》:桑叶,虽治盗汗,厢风温暑热服之,肺气渭肃,即能汗解。息内风而除头痛,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胎前诸病,由于肝热看尤为要药。
3.《本草撮要》:桑叶,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批把叶,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炼蜜为丸,除湿弦风明目。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洗眼去风泪。
4. 张寿颐: 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欲其气之全、力之厚也,故人药用冬桑叶,亦曰霜桑叶。

传说渊源

       相传宋代时,某日严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
       一日,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灰心,我有一祖传验方治你的病保证管用,还不花你分文,也没什么毒,何不试试?”翌日,天刚亮,监寺和尚就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露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服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1次。连服3日后,缠绵20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游僧与寺中众和尚无不惊奇,佩服监寺和尚药到病除。

原标题:桑叶
词条标签:桑叶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