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名家 > 当代名医 > 正文

陈存仁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8/4/9
摘要:陈存仁(1908年—1990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八岁丧父。师从姚公鹤、 章太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 ...
陈存仁

陈存仁 图片

陈存仁(1908年—1990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八岁丧父。师从姚公鹤、 章太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名中医丁甘仁、丁仲英父子。

从医经历

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健康报》。


1929年在山东路自设诊所,独立行医,擅长内科、妇科及针灸科。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


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日本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数十册。


1926~1937年《福尔摩斯》报的特约作者。《福尔摩斯》创刊于民国15年(1926年)7月3日,初为三日刊,民国19年(1930年)改为日刊,出版至民国26年(1937年)上海抗日战争爆发《福尔摩斯》报停刊。《福尔摩斯》报内容大都是从警察局打听来的黑社会新闻。该报特约作者有吴农花、秦瘦鸥、平襟亚、陈存仁等。


1947年当选第一届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与当时的政界、学界、中医界著名人物如吴稚晖、于右任、萧龙友等皆有往来,详见回忆录《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


1949年赴香港行医。


1960~1970年代,应香港《星岛晚报》董事长胡仙女士邀请,开辟“津津有味谭”专栏达十七年之久。


1964年由韩国驻香港总领事推荐,韩国庆熙大学授予作者名誉博士衔,以表彰其对汉医学的杰出贡献。


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被法国美食协会授予“美食家”称号。


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


1980年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


1990年9月9日,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

著书论作

2009年《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后,广西师大出版社年内将新推5本陈存仁作品,分别为《被阉割的文明》、《业外杂谈录》、《阅世品人录》、《被忽视的发明》与《被误读的远行》。其中,《阅世品人录》首次披露了章太炎被困北京期间的84封家书。此外,《阅世品人录》还讲述了作者与章太炎、胡适、杜月笙、秦瘦鸥、董浩云等历史名人的交往旧事。陈存仁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他的病人包括国学大师章太炎、文化名家胡适、上海大亨杜月笙、潇洒少帅张学良等等。


陈存仁著作等身,主编《中国药学大辞典》、《皇汉医学丛书》、《中国药学大典》,著有《中国医学史图鉴》、《津津有味谭》、《伤寒手册》、《食物疗病方》、《胃病验方》、《小儿百病验方》等。如今,陈存仁的部分著作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系统地重新刊行。

轶事典故

香港名医陈存仁先生写的《银元时代生活史》特点是用流畅文笔记录了清末民初许多趣事。描写的大都是清末民初江浙一带生活变迁,作者生平及其有关的各色人物之种种遗闻逸事。包天笑的文笔清丽委婉,陈存仁在写作上的成功颇使人意外。老上海都知道他是一代名医,而了解其妙笔生花功夫的确实不多。2000年我给《南方周末》写过一篇短文,评介过《银元时代生活史》和他的另一本回忆录《抗战时代生活史》。去年也曾向章诒和女士推荐《银元时代生活史》,她读了之后也大加赞赏。


陈存仁是个奇人,少年丧父,在伯父支持下,也是遵从父亲遗命,就读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在学者和理财家丁福保门下打工,帮助他编辑《古钱大辞典》和《说文解字诂林》。毕业时,不到20岁,在从医的同时,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普及医药和保健知识的报纸——《康健报》。这张报纸,创意新颖,一炮打响,第一期就发行了一万四千份(当时最老的报纸——《申报》才发行十万份),有了八千固定订户。于是,陈存仁在医学界崭露头角。


1928年国民政府卫生部召集了“中央卫生会议”,会上有人提出了废止中医的议案。办《康健报》的陈存仁自然对此极为敏感。这不仅涉及近百万同行的饭碗,也关系着几亿人民的治病与保健(当时西医人数极少)。为了抗议这种荒谬的主张,陈存仁积极组织和推动了“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的召开。全国十五省、二百四十三县的代表,二百八十一人齐聚上海。这是中医界从未有过的盛事。大会自然对于国民政府卫生部企图废止中医的倾向不满,公举五位代表到首都南京请愿,陈存仁便是这五名代表之一。这次请愿几乎成为一种示威和抗议活动。结果废止中医的提案胎死腹中。代表在谒见当时的监察院长于右任时,于不仅反对废止中医,鉴于当时的卫生部是西医当家,他还主张中医应另设一个机关来管,他说,由西医当家的卫生部来管,好像神父牧师管和尚一样。


1935年,陈存仁主编了一部三百多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了编纂此书,他遇到许多困难,百折不挠,到全国药材的转运中心——汉口去考察,并到汉口附近的蕲春去拜谒《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的墓与祠堂。这部辞典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印过27版。此后他还主编了《皇汉医学丛书》,收录中医着作四百余种。


40年代末,陈存仁移居香港,他陆续编纂了《中医手册》《医药常识丛书》《中国医学史》《中国药学大典》。并应邀在香港销路最大的《星岛晚报》综合版的特定位置上开辟专栏“津津有味谭”,专门谈如何吃的问题,他还提倡在汤菜中加些中药的饮食疗法。这个专栏一办就是20年。一天千八百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断。这些大多还是在他正业——为人看病之外所做的工作。


不论行医写作,还是在医学教育方面,陈存仁先生皆倾其全力,做得很有成绩。《银元时代生活史》中,写到教他国学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太炎先生也懂医道,常常给人开方治病,也常与作者讨论医学。陈氏说:“老一辈的文人,读书之外,兼览医书,所谓儒门事亲,一定要研究医学。”儒家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其中也包括救国济民之意。从医是挽救人们生命的大事,自然为儒家所重视。因此懂点医术,不仅能侍奉老亲,也能为周围的人提供帮助。北宋范仲淹就说“得志愿为贤宰相,不得志愿为良医”。因此就有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说。近读清末光绪皇帝“起居注”官恽毓鼎的日记《澄斋日记》,他就在做官之余,每日坐着马车在北京的四九城奔走,为人看病,基本上都是尽义务,并无报酬。这些是许多立志学医者的榜样,因此很多医生抱有济人救世的儒者风范,是不奇怪的。


陈存仁先生大概属于末代儒医了,他读的是中医专科学校,接受的是传统的经典的教育,他拜的老师章太炎、姚公鹤(曾任《申报》主笔)、丁福保和在老师影响下所往来的董康、胡朴安、孟森、叶楚伧、陈冷血、陈布雷等也都是旧学中颇有影响的人物。因此,我们读陈存仁的着作时可以感到作者虽然生长、生活在上海、香港这些很有些殖民地化的地方,许多地方还是流露出神情蔼然的儒者之风。这与他早年所受到的熏染有关。

原标题:陈存仁
上一篇:曹炳章下一篇:张锡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