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文化事迹:医学争鸣

医学争鸣

        纵观发展的历史长河,可谓名医辈出,学派纷呈,百家争鸣。金元时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闪光时代,后人多称“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并将那一时期的名医大致分为了四大学派。实际上四个学派的学说正好如同四季用药的特点,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应乎天时的产物。

        刘完素:“火热”学说

        刘完素(约1110~1200年),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他从25岁开始研究《内经·素问》,直到60岁从未中断,学识渊博。因其善用寒凉,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代表人物之一。其著述甚丰,《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均为其代表作。

        刘完素生活的时代,北宋微宗赵佶提倡的运气学说仍在流行,他结合北方地理和北方民族体质强劲的特点,据《素问》病机19条,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的理论。在治疗上一改北宋用药偏治温燥之习,重视以寒凉药物治疗外感火热病,开拓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刘完素著作主要思想是:

        提出人身之气皆随五运六气而有所兴衰变化,指出运气常变,应当掌握其规律,又阐发《内经》之病机十九条,认为人体致病皆为火热,治病需从寒凉法入手。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他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局方》燥热之剂。同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

        张子和:“攻邪派”

        张子和(约1151~1231年),名从正,字子和,中国金代医家,享年约80岁。他在医学理论上有很多创见,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攻邪派”的开山。

        张子和师从刘完素之学,主要学说内容为三法六门。强调病因多为外邪伤正,病以热证、实证为多,疾病分风、寒、暑、湿、燥、火六门。主张祛邪以扶正,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攻下派。但亦注意适时补益。其先攻后补之治法一反滥用温补之时弊。又曾用心理疗法治愈因惊得病的顽症 。

        张从正的著作有《儒门事亲》,麻知几等将他平时撰写的论文和临床经验收编而成,是一部杂记式的著作。其含义是儒者若更好事亲,必明医理。其中有说、有辨、有论、有解、有诫、有笺、有诠、有式、有断、有论、有疏、有述、有衍、有诀。虽名目繁杂,但总不离用攻法的宗旨,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从理论到实践都作了详细论述。并且书中有很多验案,很有参考价值。本书不仅阐述了攻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同时也丰富了《伤寒论》的三法内容,而且发展了祖国医学的治则理论。

        李东垣:“补土派”

        李东垣(1180~1251年),名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代医学家。作为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所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

        李东垣师承易水学派的张元素,张很重视脾胃,因此李的学说就充分地继承了这一点。

        另外李东垣是富家子弟,平时交往的多是一些上层社会的人,他们养尊处优,膏粱厚味,易伤脾胃,所患疾病多属此类。另外,当时适值元兵南下,战乱频繁,人民在饥饿、惊慌、忧愁中生活,大多起居饮食没有规律,也很易伤脾胃。鉴于此,他认为只读古方是不够的,必须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分析病人的特点来研究方药,这些也是他建立脾胃学说的社会条件。

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

        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其原因有三:一为饮食不节;二为劳逸过度;三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而各脏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但他绝对不主张使用温热峻补的药物,而是提倡按四时的规律,对实性的病邪采取汗、吐、下的不同治法。他还十分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强调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可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这样就使得他的理论更加完善,并与张子和攻中求补,攻中兼补的方法不谋而合了。

        朱丹溪:“滋阴派”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丹溪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

朱丹溪青少年时期为应科举考试,钻研儒家经典。以前,朱丹溪也曾读过《素问》,觉得"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然后"茫若望洋,淡如嚼蜡"。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老母患严重的脾病,医药无灵。他深深体会到:"医者,儒家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格致余论》序)。于是他立志学医,日夜攻读《素问》。

        35岁师从理学家许谦。43岁从罗知悌学医。罗精于医学,其学宗法刘河间,旁通于张子和、李东垣二家之说,认为:"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朱丹溪得罗氏之传,又续加发挥。

        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又称"丹溪学派")的创始人,        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丹溪心法》、《局方发挥》、《格致余论》、《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

上一篇:丹溪拜师下一篇: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最新图片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