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文化事迹:灼伤治疗

灼伤治疗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烧伤治疗最早在《武威汉代医简》中称“汤火伤”,而《诸病源候论》中称“汤火疮”。后世文献多沿用“汤烫疮”、“火烧疮”或“水火烫伤”。

      明代之前对此类受伤一般采用注重外治的治疗方法,如公元652元,唐《备急千金要方·火疮》论及“凡火烧损慎以冷水洗之,火疮得冷,热气更深转入骨,坏人筋骨难瘥”;若“火烧闷绝,不识人,以新尿冷饮之及冷水和蜜饮之”。此记载与现代的烧伤引起休克,急需补液疗法非常吻合。这种补液疗法比近代烧伤的补液疗法要早1000多年;然后用栀子、白蔹、黄芩合煎,去渣待冷,“以淋疮,令流,去火毒,则肌得宽也,作二日,任意用膏敷”。唐代对烧伤的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记述了用中药刘寄奴末或醋调茶叶末涂烧伤创面,可护肉不坏,然后用别药敷之至妙。在治疗烧伤外用方剂中加入具有防腐作用的轻粉,即升汞、氯化亚汞(有小毒),蒸后外敷创面;应用大黄、黄连、黄柏、黄芩和白及各等份作为散剂涂烧伤创面。

      直到明代才逐渐改变只注重外治的观点,如明《外科启玄·火烧疮》认为:“火之为物,性最急,能烧万物,重则死,轻则为疮,皮焦肉卷。制度之语,内宜服泻火毒之药,”外用黄蜀葵花浸麻油内,取其油搽患处。所谓“制度之语”是强调“内宜服泻火毒之药,外用黄蜀葵花油浸剂立止痛”。初步确定了烧伤内外兼治的原则。明代《薛氏医案·烫火伤治验》则注重于内治,载有火毒刑金、火毒入血等临证论治经验。明代《外科正宗》用芝麻、石灰水搅和外治烫火伤,是乳剂外治烧伤的最早记载。清《洞天奥旨》在伤情判断上提出了“轻则害在皮肤,重则害在肌肉,尤甚者害在脏腑,害在脏腑者多至杀人,然内治得法亦可救也,内用托药则火毒不愁内攻……”、“火烧疮,遍身烧如黑色者,难救……然而皮焦肉卷,疼痛难熬,有百计千方用之而不验者,以火毒内攻,而治之不得法也,故治火烧之症必须内外同治,则火毒易解也”。至此,明确提出,“治火烧之症,必须内外兼治”,而内治又必用托药,则火毒庶无内攻之虞,烧伤的大体治疗原则已基本确定。


最新图片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