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文化事迹:《本草集要》

《本草集要》,3部8卷,明·王纶撰于弘治九年(1496年)。上部(1卷)为总论,辑录《本经》序例及金元医家论说,论述了药性、气味、制方用药之法等内容。中部(5卷)论述药物545种,每药简述君臣、性味、阴阳、良毒、归经、反畏等,次列功效主治,后录单方,末加按语,讨论药理、配伍运用等。对于药物之编排,此书一改以玉石为首之旧例,而以草为首;又以“人为万物之灵”,故列人部于最后,此后《本草蒙筌》等书多仿其编例。下部(2卷)为药性分类,分治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等12门予以阐介。


《本草集要》将古本草加以集要整理,共分三部。第一部(卷一)总论药性,多引用《神农本草经》、《内经》之说。第二部(卷二至六)将药物分为草、木、菜、果、谷、石、兽、禽、虫鱼和人十类,共545种。每种分记其七情、性味、升降、有毒无毒、分经、主治功用、附方等内容。第三部(卷七至八)将药性分类,分为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及小儿共12门。每门又分若干类,如治气门又分补气、清气、温凉药;温气、快气、辛热药;行气、散气、降气药;破气、消积、气药四类,每类记述各种药物的具体用途及配伍等,是为本书的特点。


《医籍考》引李时珍曰“《本草集要》,弘治中,礼部郎中慈溪王纶,取本草常用药品,及洁古、东垣、丹溪所论序例,略节为八卷,别无增益,斤斤泥古者也。”单本书的编写方式实际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产生了一定影响。

著书论作

著《本草集要》八卷、《名医杂著》六卷等,刊行于世,其中《明医杂著》为世人所重视,另有《医论问答》、《节斋医论》等。

最新图片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