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名医:赵自化

赵自化赵自化图片

  赵自化

     

服侍过两任皇帝的宋朝御医

 在宋朝,山东德州平原县出过一位有名的御医赵自化,官至医官正使。他曾服侍过宋太宗、宋真宗两代皇帝,他的医学著作《四时养颐录》深得宋真宗赏识,真宗亲自下诏改名为《调膳摄生图》,并亲自为之作序,诏令刊印发行。《宋史四十六·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和平原县乾隆版县志,都对赵自化有记载。他是平原县古代历史上唯一在正史中有传的名医。

自幼从父学医

       据有关史料记载,赵自化生于唐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他的高祖赵常为景州刺史。

       公元949年至954年,河北一带被契丹攻陷,赵自化的高祖赵常“举家陷于契丹。”赵自化的父亲赵知岩脱身南归,居住在洛阳,“习经方名药之术”。赵自化和他的胞兄赵自正“从父习医”。根据史料记载推算,赵自化开始学医时,也就是五六岁。

后周显德年间(954-959年),赵知岩带领两个儿子自正、自化从洛阳来到京师开封,“悉以药医术称。”

从医经历

         北宋的太祖、太宗、真宗、徽宗尤为重视医药事业的发展。宋太祖登基时,赵自化虽然只有十一岁,可他和哥哥自正从父“习经方名药之术”已有六七年时间,在京城里已很有名气。

        由于皇帝对医药感兴趣,所以直接影响到王公大臣。当时有社会影响的士大夫大都对医药相当感兴趣。如:枢密使高若讷就是伤寒专家,著有医学著作《伤寒类要》;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不但写有名扬天下的《岳阳楼记》,更留下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惊天之句。大夫”“、郎中”“ 这些朝中官名,此时也用在了医人的头上,甚至变成了对普通医人的称呼。

       宋代的翰林院集中了大量的各类技术官,以备宫中和朝廷需要时使用,“医官院”就是翰林院的下属机构之一。它的职责是管理医药业务,服务皇家和朝廷“医官”的管理和派驻,设有翰林医官、翰林医学、翰林袛候、翰林医人等官职。

赵自化的父亲赵知岩去世后,他的哥哥赵自正通过考试,被录取入“翰林医学会”,早于弟弟进入御医行列。这时的赵自化已是京城的民间名医了。秦国长公主得了一种怪病,四处求医都没有治好,非常着急。经人推荐,赵自化前往诊断治疗,使长公主的病痊愈了。经地方官推荐,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医学,并加赠尚药奉御。这样,赵自正、赵自化兄弟二人均成为朝廷御医,这不仅在平原,而且全国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人物成就

        赵自化从一位民间名医晋升为御医,又从翰林御医晋升为医官院正使,宋真宗皇帝还亲自为他撰写的医书改名作序,应该说,他不仅有精湛的医术,而且也拥有了极高的荣誉。但为什么他在民间的影响却十分有限,更没法与历史上的华佗、扁鹊、张仲景等人的名望相比呢?

        后人在研究宋代医药发展史的时候认为,宋代大部分皇帝喜好医药,官方医学空前兴盛。各种医官的人数不断增加,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些翰林医官紧紧围绕在皇帝周围,既促使当时医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使宋代的官方医学在古代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清人评价:“盖有宋一代,于医学最为留意。”尽管许多医术精湛的医官,如赵自化、王惟一、许希、钱乙、陈文中等在医学方面有创见,但他们受命于皇帝,虽对官方医学的繁荣功不可没,却对广大民间社会的影响十分有限,以致缺乏在社会中深远流传的群众基础。从这一点来看,“功名利禄短暂,黎民百姓长久”,此言不虚!

著书论作
《四时养颐录》《调膳摄生图》 《汉沔诗集》五卷  《名医显秩传》三卷
轶事典故

        赵自化进入御医行列后,凭着他高超的医术,赢得了皇族和王公大臣的信任。“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授医官副使。”成为了翰林院医官院的领导人。史籍中记载了赵自化任御医时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为万适看病。万适是陈州隐士,皇帝要招揽人才时,他被选中。万适到京报到时,曾到赵自化家中,告诉赵这次他被任命为一个县的主簿。万适素来身体强壮,没发现有什么疾病。在诏书下达的那一天,赵自化看到万适,非常奇怪他的脸色和刚到时有很大变化,就为万适诊脉,然后对他说:“你可能不久就会死去。”万适根本不信。没过几天,万适果然死了。


        第二件事发生在公元996年,就是赵自化为万适看病的第三年。有个叫郑元辅的普通百姓,依仗他与赵自化有点姻亲关系,让赵自化带他到吏部令史张崇敏的家里走后门。去了几次,什么事也没办成,郑元辅非常恼恨赵自化。于是,他给朝廷写检举信,说赵自化泄露朝廷机密,指责赵自化说了不该说的话等等。宋太宗刚开始感到十分震惊,就命令御史王继恩审查赵自化。王御史非常慎重地审查了郑元辅举报的内容,发现都没有事实依据,纯属诬告,于是将郑元辅斩杀。赵自化虽然没有泄露朝廷机密,但交了不该交的朋友,影响很坏。于是太宗罢黜了他医官副使的职务,下放到郢州去任团练副使。好在不长时间他就恢复了旧职。咸平三年(1000年)赵自化被任命为医官正使。从这些记载中,可看出真宗对赵自化还是很赏识的。

      景德初(公元1004年),雍王元份以及晋国的长公主一起上书给皇帝,说赵自化为皇家和朝廷看病,有很大的功劳,请求皇帝不但给他增加俸禄,而且提拔他到遥郡去当太守。宋真宗以赵自化已经成为太医的最高长官,不宜去地方当官为由,把雍王元份和晋国长公主的推荐挡了下来,可是雍王和晋国长公主继续上书为赵自化求官。这下可激怒了皇帝,宋真宗命令枢密院把赵自化叫来,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番。从历史记载分析,请求皇帝派赵自化到遥郡为官,既有雍王元份和晋国长公主因赵自化为其治病的感激之情,也有赵自化自己私心膨胀的因素。

        在两次为赵自化请命之后,雍王元份突然死了,赵自化受到牵连,被降为医官院的副使。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赵自化又被恢复为医官院的正使。这年冬天,赵自化也病死了,时年57岁。

临死之前,赵自化写下遗书,把他所撰写的《四时养颐录》一书献给真宗皇帝。因为宋真宗是个非常注重养生的人,宋真宗认真阅读了赵自化这本药膳养生的书,觉得很好,就下诏把书名改为《调膳摄生图》,并亲自为这部书写了序言,诏命刊印全国发行。

        赵自化在世的时候,还喜欢写诗,后来人们发现,他在被贬为郢州团练副使时写出《汉沔诗集》五卷,宋白李若拙为之作序。另外,他还写有赞扬自古以医生为职业而当官的书《名医显秩传》三卷。以上这些资料均载于宋史。遗憾的是,赵自化的这些书,现在我们都已无法见到。




下一篇: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