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古籍 > 清朝 > 正文

串雅内外编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8/4/3

绪论

负笈行医,周游四方,俗呼为走方。其术肇于扁鹊,华佗继之。故其所传诸法与国医少异∶治外以针刺蒸灸胜;治内以顶、串、禁、截胜。取其速验,不计万全也。

手所持器以铁为之,形如环盂,虚其中,置铁丸,周转摇之,名曰虎刺。乃始于李次口。

次口,走医也。常行深山,有虎啮刺于口,求李拔之。次口置此器于虎口,为拔其刺。后其术大行,名闻江湖。祖其术者率持此以为识,即名虎刺云(三才藻异作虎撑)。

手所持药囊曰无且囊,云秦无且所用者。针曰铍针。有小袋曰罗星袋。有小尺曰分脉尺。

有药点之镜曰语魅。有马口铁小筒,用以取牙,曰折脆。所作伪药皆曰何兼。市草药曰夹草。

持竿布,卖膏药,曰货软。作道妆僧服曰游方。用针曰挑红。用刀曰放红。撮痧曰标印。艾火曰秉离。水调曰填冷。与人治病曰打桩。两人合治曰拢工。共分酬金曰破洞。赚人财帛曰捞爪。脱险曰出洞。如此之类不能悉载,略举一、二焉。

走医有三字诀∶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能守三字之要者,便是此中之杰出者矣。

走医有四验,以坚信流俗∶一取牙;二点痣;三去翳;四捉虫。四者皆凭药力。手法有四要∶用针要知补泻;推拿要识虚实;揉拉在缓而不痛;钳取在速而不乱。志欲敖,礼欲恭,语药上行者曰顶,下行者曰串,故顶药多吐,串药多泻。顶、串而外,则曰截。截,绝也,使其病截然而止。按此即古汗、吐、下三法也。然有顶中之串,串中之顶,妙用如神,则又不可以常格论也。

药有常用之品,有常弃之品,走医皆收之。病有常见之症,有罕见之症,走医皆习之。

故有二难,曰∶用药难;识症难。非通乎阴阳,察乎微妙,安能使沉顿起,名医拱手?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然今之煦煦然唯利是求、言伪而辩者,开方则笔似悬槌,临症则目如枯炭,直谓之医奴可耳,此走医之罪人也。

药有异性,不必医皆知之,而走医不可不知。脉有奇经,不必医尽知之,而走医不可不知。用奇乘间,一时之快捷方式也;得心应手,平日之功用也。古人出则行道,入则读书。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而一切戾不能中之,可以却病延年。否则己身之厄不能免,又焉能救人之危耶!医本期于济世,能治则治之,不必存贪得之心。近率以医为行业,谓求富者莫如医之一途。于是,朋党角立,趋利若,入主出奴,各成门户。在延医者每以病试医,在为医者又以药试病,彼此茫然,迄无成效。幸而偶中,则伪窃标榜。走医之术类聚既非,乡里论道罕见精微,惟各挟一长以遨游逐食,忌则相贼,合则相呼,如雀隼之交,欢屈莫定。有如此者,勿药有最验者曰丹头,即劫剂是也,病除后必不可再用。走医多挟此以博效,人每诧为神奇。病后再求余药,则授以丸药,谓可除余疾也。不知此即药肆中所弃之根渣,不论寒、热、温医者意也,用药不如用意,治有未效,必以意求。苟意入元微,自理有洞解,然后用药无不验。今则每恃祖方为长技,用而偶验,则留根不除,俟再发而再获也。用而不验,则率用猛毒之药以攻之,所谓下杀手也。在实症或间有转机,而虚损之人不且立毙者乎?不知全在平日用心之讲求也。若终岁群居科诨,入市招摇,贪饕沉凶,不知潜心理道者,勿读吾书。

截法中有点金药、拦江网、八面锋。如鲫鱼霜、中分散、截骨、移毒皆点金药也。黄鹤丹、青囊丸皆拦江网也。兑金、鲤鲮皆八面锋也。俱不可不知。

走医于内科有变病法,如药脾丸中之用木瓜露以闭溺窍;掩月散中之用鲤脊鳞以遮瞳神;取贝母中之丹龙睛以弛髓脉;剔刺中之连环骨以缩骨筋。外科则用白朱砂以种毒,蛇蕈灰以种疮,即九种十三根之类。更有合扁豆膏以留疟,曼陀酒以留癫,甚则醉兽散之可以病牛马,金针丸之可以困花木,种种不仁,愈降愈甚,良由操技不精,欲借此遂其罔利之心耳。

此书虽尽删其法,而不能尽绝其传也。故述其大概,使后来者知所免焉。

以上十二条从丁氏八千卷楼所藏抄本补入。所论确有见地,且举其弊而胪列之,足为殷鉴,

凡例

一、是编写内外二种,首列其要,次及其余。合之则诸法毕备,分之仍各有妙用,弃俗从雅,庶览者得有流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一、医分必分症类次,兹则从法集方。有一病而诸门俱入者,以其各有治法,故不以类聚,不欲紊其成法也。

一、柏云手抄有《市语宗派神用运技》一卷,言多不经,启后人渔利之私,急为芟削,间采一、二入《绪论》中,以广见闻。

一、顶、串、截为走医三大法,以譬三才也。未流辄妄定成数,有九顶、十三串、七十二截等目,每自夸于人,辄曰∶某某得几顶、几串、几截,其法甚秘,云罕有全知者。不知以类统计,宁止区区者。余因尽发其秘,非欲矜己之长,良由济世一端,多多益善也。外有九种、十三根等法,能拔骨髓诸毒,然不肖疡科,每窃以取利,种毒留根,变小成大,实则为利浅而受害深,宁弃而不录。

一、禁法之大莫如水法,次则祝由,兹录其小者,绝扰屏嚣,均无妨于大雅。其有近于巫、觋所为者,概在所摈。

一、方用单行奏功最捷,药有制品取效更神,针灸辅药力所不及也。故列药外百物,又推恩所宜及也。故列医外奇病所以毕其法,药戏所以备其趣,皆以神妙用而奏厥功也,因并存之。

一、药品尚真,奚录伪焉?曰∶所以着奸也!知其术,始不受其愚,而作伪者更无以巧取浓利,殆犹删诗不去郑、卫之意。矧其中有可用者,若假象皮膏之收口,假乳香之定痛,着效更捷子真,亦方术所不废也。至若蒙汗、麻沸等方,予皆有之,而不备录者,恐易以启奸,且一、取虫为走医第一要法,而选元尤有起死回生之术。无此二门,则无由见神,故兼存不废。

一、是书初着,尚有灵穴经、奇脉经、灵草经、识症论、变症论及阳取、阴取、隔二、隔三诸法,当另为一编以问世。

一、是书采录得于柏云手抄者十之三,《百草镜》、《救生海》者十之三,《养素园》及《江闽方本》者十之三,其一则传于世医者,悉汇而成帙。盖筌蹄由始例得并志焉。

一、丸散云刀圭者,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五匕者,即今五铢钱边五字者,抄之不落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匕即匙也)。

按恕轩先生原订有内、外二编,凡例所论,总内、外而言之。兹所刊者,惟内编四卷。如水法、祝由、药外、医外、药戏、取虫、选元诸条皆内编所不载。今年正月,从越中藏书家觅得外编,如获拱宝。匆次不暇细校,录付仍嘱吴君平格补注,行将以次开雕,以公同好。


光绪庚寅五月望迈孙识。

原序

《周礼》分医为四∶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后乃有十三科,而未闻有“走方”之名也。《物原》记岐黄以来有针灸,厥后巫彭制药丸,伊芳尹创煎药,而未闻有“禁、截”诸法也。晋·王叔和纂《脉经》,叙阴阳、内外,辨部候、经络、脏腑之病为最详。金·张子和以汗、下、吐三法,风、寒、暑、湿、火、燥六门为医之关键,终未闻有“顶、串”诸名也。有之,自草泽医始,世所谓“走方”是也。人每贱薄之,谓其游食江湖,货药吮舐,迹类丐;挟技劫病,贪利恣睢,心又类盗;剽窃医绪,倡为诡异;败草毒剂,悉曰仙遗;刳涤魇迷,诧为神授。轻浅之症,或可贪天;沉痼之疾,乌能起废?虽然,诚有是焉,亦不可概论也。为问今之乘华轩、繁徒卫者,胥能识症、知脉、辨药,通其玄妙者乎?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今之游权门、食浓俸者,胥能决生死、达内外、定方剂十全无失者乎?俨然踞高座、侈功德矣!是知笑之为笑,而不知非笑之为笑也。

予幼嗜岐黄家言,读书自《灵》、《素》、《难经》而下,旁及《道藏》、石室;考穴自《铜人内景图》而下,更及《太素》、《奇经》;《伤寒》则仲景之外,遍及《金》、《木索》;《本草》则《纲目》之外,远及《海录》、《丹房》。有得,辄抄撮忘倦,不自知结习至此,老而靡倦。然闻走方医中有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其徒侣多动色相戒,秘不轻授。

诘其所习,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鲜有贯通者。以故欲宏览而无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远近震其名,今且老矣。戊寅航海归,过予谈艺。质其道颇有奥理,不悖于古,而利于今,与寻常摇铃求售者迥异。顾其方,旁涉玄禁,琐及游戏,不免夸新斗异,为国医所不道。因录其所授,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名之曰《串雅》。使后之习是术者,不致为庸俗所诋毁,殆亦柏云所心许焉。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亦视其人之善用斯术否也。

重校刊串雅内编小引

医学渊源古帝,其书满家。经方脉论,各有专门。彪炳后先,几于充栋。独走方铃医自为一科。习是技者,师师口授,法相承。大率剽窃前贤绪论,以自为盈缩,或夸神授,或诧僧传。方则多本古人,又不能尽通古人之意,故自古无专书,人亦以卖艺者流薄之。其徒众辄挟此訾食江湖,秘其主使方剂,互为标揭。而乡僻城市随遇疗治亦往往奇验,比之世为名医吝骄自大之辈似又胜之。尝读仓公传及六朝褚生列传,与近代苏、沈所纪,见证处方亦都暗合,可见铃串流传远有端绪,抑亦画山水者,同能不如独胜欤!同里赵恕轩先生纂《串雅》一书,盖尝遇铃医之贤者,不私所得,悉以授之。先生删其眩异繁缛,参与秘笈所藏,归之雅正,勒为成书,其用心亦孔浓矣!咸丰初,为余杭某君刊行,未及流布,遽毁于庚辛之难,人间仅有存者。

徐侍郎颂阁先生乙酉春来杭州,从丁氏八千卷楼假归,录付以去。濒行属余刊印,以公同好。因乞吴君平格(庚生)补注,条系于后。平格邃于医,其所注悉有根据,足以增益是书。若

光绪庚寅仲夏仁和许增迈孙识。


截药总治门

香附一斤,黄连半斤,洗晒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如外感葱姜汤下;内伤米汤下;气病木香汤下,或沉香或木香随时酌用;血病酒下;痰病姜汤下;火病白滚水下;余可类推。

截药总治门

香附略炒一斤,乌药略泡五两三钱,为末,水醋煮曲糊为丸。随症用引,如头痛茶下;痰气姜汤下;血病酒下之类。

飞霞子韩,昔游方外治百病,男用黄鹤丹,女用青囊丸,此二方乃游方之祖方也。

庚生按∶编中所载各方,用之得宜,奏效自捷。然须详审病患体质之虚实,症之寒热,慎勿妄投致误。

截药总治门

治一切无名肿毒,治瘰尤效。

归尾五钱,大黄、荆芥、桔梗、乳香(炙)、没药(炙)各二钱,黄芩、连翘各三钱,防风、羌活各二钱五分,全蝎一钱,蝉退二十个去头,僵蚕二十五条,牛皮胶一两土炒,雄黄七分,用醋擦焙两用牙皂五钱煎汤煮焙干;一两用紫草节五钱煎汤煮焙干;一两用苏木五钱煎汤煮焙干。

上药共为细末,用真米醋打糊为丸,每丸重一钱二分;朱砂一钱五分,共为衣。磁瓶收贮,内用麝香五分以养之,每服一丸,滚酒送下。未成内消,已成出脓,神效异常。


截药总治门

治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小儿惊风抽搐等症。

槐花(炒)四两,当归、川乌、元参(炒)各二两,麻黄、茯苓(乳拌)、防风、薄荷、甘草各一两,猪牙皂角(去皮弦子炒)五钱,冰片五分另研。

先以前十味研细末,后入冰片,和匀蜜丸樱桃大,每服一丸,小儿减半,细嚼清茶送下。

庚生按∶小儿惊风有急慢之别,二者判若天渊,古今方书每混合不分。殊不知急惊属火属痰属实者多,慢惊属风(脾虚生风)属寒属虚者多。此方内有川乌、牙皂、麻黄、冰片诸品辛燥升散,开窍祛风,投之急惊,恐小儿稚阴稚阳难禁耗散,惟内有实火实痰者,尚可无害。

截药总治门

治一切瘟疫、时气、恶寒发热、昏迷头痛等症。

制大黄一两五钱,生大黄一两五钱,僵蚕三钱,生姜汁捣糊为丸,重九分、七分、五分凡三等。遇瘟疫时症,取无根井华水服之(即平旦井中取起第一汲之水),视病患之老幼强弱,为

截药外治门

治疮疡。

银花、生甘草、当归、蒲公英各一两,黄芩一钱,乳香一钱。上乳香研末,先将银花等五味用水五碗煎成一碗,将乳香末调服,神效。

截药外治门

治痈疽疖毒及初生多骨疽。

大黄一两,芙蓉叶一两(晒干为末),麝香、冰片各三分,五倍子一两,藤黄三钱,生矾三钱。

上药为末,米醋调成如浓糊,涂于多骨疽之四周,中留一穴如豆大,以醋用鹅翎不时扫之,一日夜即内消。若不扫,虽涂亦无益。其余痈疖亦以此药敷之,极神效。

庚生按∶多骨疽属阴者多,初起往往不疼不痛,此方只宜于痈疖等阳毒,但不可施之阴症,似于多骨疽不甚相宜。

截药外治门

治发背、痈疽、疔疮、恶疖一切无名恶疮肿毒,热疼痛,初起未溃者。锦纹大黄不拘多少,一半火煨熟,一半生用;甘草节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匙,空心温酒调服,以疏利为度。

截药外治门

此方创于疡医公孙知,点一切痈疽,无不神效。丹砂养血益心,雄黄长肉补脾,矾石理脂膏助肺,磁石通骨液壮肾,石胆治筋滋肝。

上药各等分,入阳城罐,盐泥固济,升炼,取飞霜用。

截药外治门

此方甚奇,以千金得之,用无不效。

滴乳香四两(箬包烧红,用砖压出油),净没药四两照前式去油,鲜油血竭四两,白色儿茶四两,上好银朱四两,杭州定粉四两,上好黄丹四两,上铜绿三钱。

上药各另碾至无声为度,筛极细末,拌匀,临时照所患大小,用夹连泗油纸一块,以针多刺小孔,每张用药末五钱,以真麻油调摊纸上,再用油纸一块盖上,周遭用线缝好,贴患处,用软绢扎紧,自然止痛,化瘀生新。过三日将膏药翻过,用针照前多刺小孔贴之。因药品甚贵,取其可得两面之药力也。无火之人内服十全大补汤,有火之人减肉桂、姜、枣,按日煎服,兼以饮食滋补,无不取效。至重者用膏二张,百无一失。

庚生按∶此方破溃后用之最效,若未溃未出大脓,非所宜也。

截药杂治门

大鲫鱼一个去肠,以砒霜纳入鱼腹,露干放阴地,待有霜即刮下,用瓶收贮,以针搜净牙根,点少许,咳嗽自落;或以少许药置膏药上,贴蛀牙上,即落。

庚生按∶砒宜用白者,每鱼一两,纳入白砒一钱,不可过多。

又方∶活鲫鱼一尾,约四五两,白砒六钱,将砒末纳入鱼腹中,待鱼烂之后,将鱼骨洗净,晒干为末,每用少许点所患牙根上,自落。

截药杂治门

熟地一斤,万年青三斤(小用五斤),桑椹一斤,黑芝麻八两,山药二斤,南烛皮四两,花椒一两,白果一两,巨胜子三两(连壳),蜜丸,早晚以酒送下各五钱,忌食萝卜。

又方∶熟地一斤,苡仁、山药、桑叶各八两,白术、生何首乌各二两,巨胜子、白果各三两,黑芝麻四两,北五味二两,山药一斤,花椒一两,乌头皮四两,胡桃肉三两,加参片三两(无亦可),蜜丸,每日用开水,吞服五钱。

截药杂治门

葱根、荸荠捣汁一碗。以松香膏四两,并麻油煎至滴水成珠,方入前汁,摊膏贴患处,即愈。

截药杂治门

作痛作疮,地骨皮同红花研细敷之,次日即愈。

截药杂治门

治小儿耳内湿烂。上梅冰片二分,芦甘石一钱,枯矾三分,龙骨一钱,海螵蛸一钱,桔皮炭三钱,赤石脂上药为细末,加胭脂边二钱,用纸包固,以水浸湿,用火煨炭存性,和匀,再研吹之,极效。

单方内治门

硫黄半斤,桑柴灰五斗,淋取汁。煮三周时,以铁匙抄于火上试之,伏火即止,候干以大火之;如未伏,更煮以伏为度。好研末,穿地坑一尺二寸,投水于中,待水清,取和硫磺末,锅内煎如膏,铁匙抄出,细研饭丸如麻子大。每空心盐汤服十丸,极有效验。

单方内治门

治久嗽暴嗽。雄黄一两研末,用泥固济令干,水调赤石脂封口,更以泥封待干,架在地上用炭火十斤簇。候火消三分之一,去火待冷,取出如镜面光明红色,在瓷钵内细研,蒸饼丸如米大。每服三丸或五丸,以甘草汤吞服,服后稍睡,良久即愈。

庚生按∶此方似太猛峻,用时须审病患虚实为妥,予尝以一方治久嗽颇效,方附后∶香橼一枚去核切片,以清酒同捣烂,入砂罐,文火徐徐煮之,自黄昏至五更为度。用蜜拌匀,唤醒病患,属其用匙挑服,服毕再睡片时,一次即愈。

又方∶向南柔桑枝一束,折寸断;纳砂罐中,入水五碗,煎至一碗,饮之亦效。

单方内治门

专治血症。剪草一斤,洗净晒干为末,入生蜜二斤,和为膏,以器盛之,不得犯铁器。

每日蒸晒一次,九蒸九晒乃止。病患于五更时面东坐,不得语言,以匙抄药四匙食之,良久以稀粟米饮压之。药宜冷服,米饮亦勿大热,服后或吐或呕,均不妨。久病损肺咳血,一服即愈。寻常嗽血妄行,每服一匙可也,此药绝妙。

庚生按∶此许学士方也,专治劳瘵吐血肺损及血妄行等症。许公盛推其妙,称为神授云。

剪草疑即茜草,本草虽载其名,只云生山泽间,苦凉无毒,未明形状。《本事方》谓剪草即茜草,婺州台州皆有之,人鲜知者,细绎方意,盖即茹芦也。

单方内治门

治一切风疾。青藤(出安徽太平荻港者上,二三月采之)不拘多少入釜内,微火熬七日夜成膏,藏瓮器中。同时先备梳三、五把,量人虚实以酒服一茶匙后,将病患身上拍一下,即遍身发痒不可当,急以梳梳之,痒止,即饮冷水一口便解,风病皆愈,须避风数日。

庚生按∶青藤本名青风藤,生台州山中。其苗蔓生木上,四时常青,主治风疾,兼治风湿流注,疖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等症。此方见《集简方》。

单方内治门

感风湿而成。遍身掣肘疼痛,足不能履地,百药不效,身体羸瘦。木通二两(切细),取长流水煎汁服之,后一时许,周身发痒,或发红点勿惧,上下出汗即愈。

原标题:串雅内外编
上一篇:成方切用下一篇:医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