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疗法频道 > > 刮痧 > 正文

中医刮痧的渊源及“痧证”的治疗

来源:发布时间:2015/9/21
导读:中医学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其中刮痧也是如此,那么你对刮痧疗法的认识是否了解呢?
         中医学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其中刮痧也是如此,那么你对刮痧疗法的认识是否了解呢?

        中医刮痧法渊源介绍:

        刮痧疗法起于民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特疗法。刮痧疗法是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手指、瓷匙、古钱、玉石片等蘸上食用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疲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肸血化瘀、清热消肿、软坚散结等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寸经》中就有用砭石治病的记载,砭石是刮痧疗法最原始的工具。刮痧的病历记录最早见于《扁鹊传》。唐朝人们开始用苎麻来刮治疾病。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世医得效方》卷二“沙证”(当时用“沙”字而未用“莎”字)一节说:沙证“古方不载……所感如伤寒,头痛呕恶,浑身壮热,手足指末微厥,或腹痛闷乱、须臾能杀人”,又说:“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此亦由山岚瘴气,或因饥饱失时、阴阳暴乱而致。”从这段文字来看“沙“是指一种病证,具体地说“搅肠沙”就是指心腹绞痛、高热头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闷难耐、冷汗自出、手足发凉,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致人死命的干霍乱证。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感染,乃至烈性传染病霍乱、副霍乱等。“沙”字在明代的医书里就都作“痧”字了。

        对于“痧证”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在《世医得效方》里提到了3种外治法。

        一是“近世只看头额上、胸前两边,有小红点在于皮肤者,用纸捻或大灯草,微蘸香油,灯上点烧,于红点上,峻爆者是。”是说疲证病人,往往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这大概就是把这些证候叫做痧证的原因,用纸抢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然后用火头直接淬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再点燃去淬烧其他痧点。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淬痧法”。

        二是“如腹痛不止,又用针于两下十指近甲,稍针出血即愈。”“两足坠痛,亦名水沙,可于两脚屈膝内两筋两骨,间刺出血愈,名委中穴。”是说痧证腹痛不止的,可以在十指尖放血,两腿沉重疼痛的,可以在委中穴处放血。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放痧法”,也叫剌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三是“又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覆衣被,吃少粥汤或葱豉汤……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是说治痧证,可以用苎麻纤维团,蘸水在颈项、肘臂、膝腕等部位进行“戛掠”。戛是刮的意思,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像米粒样的红点为止。然后通过盖衣被保暖,喝粥、汤、茶等发汗,使汗孔开张、痧毒外泄,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刮痧法”。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猜你喜欢 刮痧
爱看 不感兴趣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