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疗法频道 > > 气功 > 正文

传统养生气功——六字诀

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发布时间:2018/7/19
导读: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它是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一种养生方法。主要通过六种不同的口型,配合呼吸、意念和肢体导引来完成动作。通过呼吸导引,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它是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一种养生方法。主要通过六种不同的口型,配合呼吸、意念和肢体导引来完成动作。通过呼吸导引,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众所周知,脏腑是人体的根本,脏腑之气不足,或者脏腑之气浑浊都会对全身造成不利影响,人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生病,身体会出现肥胖状态。基于六字诀通过呼吸导引,从而产生调动五脏六腑之气的功能,就能补不足、化浊,让周身和谐通畅,改变肥胖的状态。


六字诀历史悠远,广为流传。现今发现最早的六字诀文献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有“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同时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文献记载即成为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继陶弘景之后,各代医家或养生家大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六字诀进行了不同的发展和补充。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中对六字诀理论与方法的论述则是历史上最详细的,它对呼吸和读音的方法作了具体要求,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毕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气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同时,还增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遵生八笺校注·延年去病笺》的《四季却病歌》中记载的内容则显示了六字诀与四季养生结合了起来。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明代以后,六字诀则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


六字诀流传至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肢体动作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也遵循中医经络循行的规律,在功法理论上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


健身气功六字诀比较注重呼吸吐纳,吐气发声,在此基础上,每个字诀都配有简单的导引动作,简便易学。此套功法动作舒展大方,吐气发声匀细柔长,好似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表现出独特的宁静。此外,功法起始和结束时的静立养气动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炼气,又养气。具有吐纳导引、内外兼修之功法特点。


六字诀讲究“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即吸气,通常采用逆腹式呼吸;吐气,即呼气,采用嘘(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uī)、嘻(xī)六种,通过“吹”“呼”“嘻”“呵”“嘘”“呬”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形,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六字诀的最大特点就是长呼气,是以特殊形式的呼气作为练功的主要手段。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