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频道 > 孕期 > 孕早期(1-12周) > 怀孕第二个月(5-8周) > 正文

孕妇膳食养生的营养供给与平衡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4/21
导读:在整个妊娠期,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为今后分娩和喂奶时的消耗做好准备,孕妇在生理上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如月经停止、子宫逐渐增大、乳腺组织增生、血浆和红细胞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血液循环和心脏 ...


在整个妊娠期,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为今后分娩和喂奶时的消耗做好准备,孕妇在生理上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如月经停止、子宫逐渐增大、乳腺组织增生、血浆和红细胞增加、基础代谢率增高、血液循环和心脏负担增加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孕妇的营养需求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孕妇比一般女性有更多的营养需求,也有着很大不同的营养结构,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膳食调配制度。

孕妇的营养供给是同时为自身和即将到来的新生儿所需要的。如果孕妇不能及时得到必需的营养物质的补充,胎儿就会“抢走”母体中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使母体健康受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骨质软化症、贫血、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等症状。而孕妇营养不良,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健康,反过来也会影响胎儿的身体和智力状况,还会使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使婴儿得不到理想的喂养。所以,在怀孕期间注意合理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整个妊娠期,孕妇在生理上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都会给孕妇的营养需求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对于此,孕妇需要有针对性的膳食调配制度。

1.孕妇营养需求

总体来说,孕期基础代谢增加,体重增加,活动时所需热能也相应增多,还要满足胎儿的热能需求,因此,孕妇需要比一般女性补充更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当然,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的供给方面,孕妇也有不同的需求。

(1) 蛋白质。孕妇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满足自身消耗及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明,孕妇缺乏蛋白质,除了容易造成流产外,还会影响胎儿脑细胞的正常发育,造成婴儿发育障碍。蛋白质供应充足,还可以避免或减轻妊娠贫血、营养性水肿及妊娠高血压合征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妇女妊娠后半期应该每日至少增加9克优质蛋白质营养,相当于300毫克的牛奶,如果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则需要增加15克蛋白质,相当于大豆40克,豆腐干75克,或主粮200克。可见,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应尽可能多食瘦肉、禽、鱼、蛋等富含蛋白质的动物类食物,如经济条件有限,则需要多吃大豆类制品。

(2) 脂肪。由于孕妇的总热量需求增加,机体主要供能者一脂肪也必然要增加。孕妇在妊娠期一般都会增加24千克脂肪,胎儿储备的脂肪约为其体重的10%左右。此外,脂肪中含有的脂肪酸,是胎儿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一旦缺乏将严重影响胎儿发育、尤其是智力发育。

由于孕妇的总热量需求增加,机体主要供能者一脂肪也必然要增加。而且脂肪中含有的脂肪酸是胎儿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孕妇在妊娠期可适当摄入含脂肪类食物。

(3) 碳水化合物。胎儿需要利用母体的葡萄糖以供本身代谢的需要。不同体重的孕妇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略有不同,中等体重的孕妇每日至少应摄入碳水化合物约在200250克之间。由于孕妇易患便秘,因此碳水化合物中应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

(4) 维生素。维生素同样是妊娠期孕妇不可缺少的物质,孕妇自身和胎儿的许多病症,如妊娠中毒症、胎盘早剥等都和维生素不足有关。维生素A能帮助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防止胎儿眼和头骨发生畸形;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引起孕妇恶性贫血和神经疾患,也可能引发胎儿心血管和生殖畸形等病症;缺乏维生素C,则可能引起黏膜、牙龈和消化道等出血等症,也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而叶酸则是妊娠早期蛋白质的综合、吸收以及血液和细胞的形成不可缺少的物质。总之,各种维生素都是孕妇所必需的,应该及时、充分补充。

各种维生素都是孕妇所必需的,其中绿叶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孕妇可常食用。

(5) 矿物质:①钙。孕妇如果缺钙,一般可能感到腰腿疼痛、牙齿疼痛、肌肉痉挛,而严重的则可能有骨质软化症和牙齿松动等病症,并直接影响胎儿的骨骼及全身发育。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母体的自身贮备和供胎儿骨组织生长发育,孕妇每天大约需要补充约1500毫克钙。②铁。铁在孕妇分娩时出血、产后恢复以及母乳分泌等均非常重要。此外,因为母乳中含铁量少,婴儿在出生前就已经开始从母体吸收贮备,以满足出生后23个月内对铁的需求。妊娠期铁不足,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也可能诱发心肌肥大、浮肿等合并症。和非妊娠期相比,根据妊娠时期的不同,孕妇每天要多摄取38毫克铁。因此,孕妇应多食肉类、豆类,及鱼、蛋、蔬菜等食物。③钠。孕妇在钠的供应上要特别注意过剩的问题。为了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饮食最好较淡,不宜吃咸菜、咸鱼、辣椒等咸辣食品。除了上述元素外,妊娠期对其他多种矿物质,如锌、镁、碘等也都适当增加,否则容易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体健康。

孕妇应多食用肉类、豆类,及鱼、蛋、蔬菜等食物,为身体补充充足的矿物质。

2.孕妇膳食平衡

孕期的饮食是要利用平衡的膳食制度,满足孕期的营养需要,以达到保证母体需要和胎儿正常发育的目的。一方面,孕期饮食要达到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营养供给与需要之间的平衡,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满足母体和胎儿对营养的特殊需要。而另一方面,则要维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尽量规避因膳食结构比例失调给母体和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3.忌含有防腐剂、色素、香精的罐头食品

市场上销售的罐头食品丰富多样,这些罐头食品均含有防腐剂、色素、香精。孕妇大量吃进这些物质以后,可通过脐带的血液进入胎儿体内,易引起胎儿畸形,并可造成流产或早产。

罐头食品均含有防腐剂、色素、香精,孕妇大量食用,可引起胎儿畸形,并可造成流产或早产。

4.忌高糖、高脂肪的食品

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容易使人发胖的食品,如奶油、肥肉、巧克力、糖果等,孕妇也应尽量少吃。如果孕妇吃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似乎不利于胎儿下丘脑腺体的正常发育。而如果孕妇血糖过高则会加重孕妇的肾脏负担,可能造成妊娠高血压,不利孕期保健。

孕妇过量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巧克力、奶油,将不利于孕期保健,应忌食这些食物。

5.忌腌熏制品食品

孕期不宜食用腌熏制品,如腌肉、熏鱼、香肠等等。因含这类食品中有亚硝胺,可致胎儿畸形。在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盐,孕妈妈长期摄入过多盐分会导致高血压和水肿,而且亚硝酸钠食用过量还会造成食物中毒。

腌熏制品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钠和亚硝胺,孕妇食用会导致高血压和水肿,或导致胎儿畸形。

6.忌滋补食品

孕期不宜食用人参、薏苡仁、桂圆、鹿茸、荔枝等滋补食品。如桂圆,性味甘温,而孕妇大多阴血偏虚,滋生内热,常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苦咽燥等现象,孕期食用后,不仅不能补益,反而增加内热,有损胎气,可引起流产和早产。因而,孕期应忌食之。

孕期食用过于滋补的食品,不仅不能补益,反而增加内热,有损胎气,可引起流产和早产。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