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农历五月说“艾”,来碗瘦肉艾蛋汤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6/8
导读: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又快到了,民间常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又快到了,民间常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是一道民间风俗,还因为五月艾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具有实际的作用。

药说:

艾,也叫医草、野艾、蕲艾、五月艾,是菊科植物蒿属艾及其近缘种的统称。在中国,除台湾、西藏和新疆以外,其余各地均有艾的分布。端午前后,割下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生用或用醋炒炭用,或摘其嫩叶,捣成艾绒,作灸用。艾无论在以前还是现在,无论在民间还是在本草书籍里,都是常用的治病药材和保健品。

一可内服。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入肝、肾经。功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寒性咳喘等。一般内服用量在39g,特别是妊娠下血,只宜用36g,剂量过大反而会兴奋子宫,应在医生的辩证下使用。

二可作灸。灸能通十二经之气血,补元阳,舒筋活络等。艾叶作灸也是有讲究的,不宜使用新晒干的艾叶,因此时挥发油含量较高,导致火力过猛,易“伤人肌脉”;而应该用陈久的艾叶,孟子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说明用陈艾作灸是有坚实的民间使用基础的。存放三五年的艾叶,制成的艾条,火力温润,穿透力强。

三可煎汤外洗治皮肤瘙痒。在李时珍的故乡——蕲春,现在的人们都时不时会洗艾浴。特别是在端午时节,气温湿热,易滋生细菌蚊虫,洗艾浴不但可以洁身,而在煎煮艾叶时,艾香挥发,可以杀菌驱蚊,预防疾病。

食说:

艾用于食疗,有记载是自唐朝开始。现在客家人在清明之后,就采艾的嫩叶,晒干,打粉,与糯米粉做的“艾糍”,是别具地方特色的小食。艾也还可煮汤,下面介绍一款常用汤水:

瘦肉艾蛋汤(3~4人份)

材料:

鲜艾50克,猪瘦肉300克,鸡蛋3个,生姜10克,盐适量。

做法:

猪瘦肉洗净,切片,下花生油、盐腌半小时,艾洗净,切段,生姜切片。2L净水,先下生姜煮开,再下肉片,并打鸡蛋同下,无须搅碎蛋黄,煮开10分钟,然后下艾,沸腾片刻即可,下适量盐调味起锅。

点评:

此汤制作简单,老少咸宜,味道鲜美,艾香浓郁,甘甜中带少少苦涩,具有润燥补虚、散寒止痛的功效。特别适合一来月经,就面色苍白,行经腹痛或崩漏属肝肾虚寒的女性。

特别提醒:

每年农历35月,一般市场有售,买到鲜艾,用量不可过大,3人用量宜在20g50g,依个人口味调整。如无鲜艾,也可用干艾代替,但汤的味道会较为苦涩,而且用量减半。

传说:

端午将近,吃粽子,划龙舟是必备节目,但端午还有挂艾草的民俗,在家门口挂艾草以避灾辟邪驱虫。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昏君无能,奸臣当道,官逼民反,华夏大地狼烟四起。某年端午时节,某地的村民都外逃以避战乱。是日,一起义将军出门查看地形,忽见走难人群中有一妇人,她手拉着一个三四岁模样的小孩,但却背着一个约五六岁的小孩在过河,将军很奇怪,等妇人过了河,将军过去问:“嫂子,为何不背着小儿子却要背大儿子过河?”妇人答道:“这个小的是我自己的儿子,大的是乡里的孤儿,因现在战乱,而我的男人又外出末回,所以只能由我带着他们出来逃难。苦着累着自己的儿子,都不怕,但不能让老乡的独苗再受苦难。”

将军听了,很是感慨,动乱之年,还有如此大义之人!于是,他告诉妇人:“你可以回家了,但要在门口挂上艾草,就可以保性命无忧。”然后趁妇人不注意,躲了起来,妇人一看,不见刚才人影,以为遇到了仙人指点,就急忙赶回村里,并将此事告诉村里人,村民也因妇人平日心地善良,不会说谎,也就相信她说的话,当天大家都在家门口挂上艾草。果然,那将军破城之后,对家门口挂有艾草的都没有惊扰。从此,端午节挂艾草可以避灾的习俗就一直传了下来。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