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十枣汤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20/7/1
导读:【种类】逐水剂。【来源】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各等份。【用法】上药为细末,混匀,或装入胶囊,每服0.5-1.0克,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于清晨空腹送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功用】攻逐水饮。【主治】①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

【种类】逐水剂。


【来源】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各等份。


【用法】上药为细末,混匀,或装入胶囊,每服0.5-1.0克,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于清晨空腹送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①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脉沉弦。②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均由水饮壅盛于里所致。水停胸胁,气机阻滞,故咳唾胸胁引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停气结,阻于心下,则心下痞硬,干呕短气;饮邪上扰清阳,故头痛目眩;若水邪泛溢于肢体或停于胸腹,则水肿腹胀;脉沉主里,脉弦主饮主痛,水饮结聚,胸胁疼痛,故脉沉弦。以上诸证,皆为水饮壅盛,充斥上下,内外泛溢之象,治疗非一般化饮渗利之品所能胜任,当以峻剂攻逐。方中甘遂善行经隧络脉之水湿,大戟善泻脏腑、肠胃之水邪,芫花善消胸胁之伏饮痰癖。三药峻烈,各有专功,合而用之,其攻逐水饮的功效显著。由于三药皆为峻猛有毒之品,易伤正气,故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益气护胃,并能缓其药之峻烈毒性,使逐水而不伤正。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将本方改为丸剂,名十枣丸,治证相同,取其“治之以峻,行之以缓”之意。


【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峻下逐水的主方。临床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应用要点。


(2)注意事项:本方峻剂攻逐,用时宜于清晨空腹服用,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泻后如积水未尽,而患者精神、胃纳俱好,可再投本方。药后如泻下不止,可服冷糜粥以止之。应用本方攻逐,须注意患者体质,若体虚邪实而又必须攻下者,可与健胃补益之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若患者正气虚赢,则不可轻投。


(3)现代应用:现常用治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形气俱实者。


【方歌】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潴留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附方】控涎丹(又名妙应丸、子龙丸。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份,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3克,食后临卧,温开水送服。功用:祛痰逐饮。主治:痰涎伏在胸膈上下,忽然胸背、颈项、股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灼痛,走窜不定,或手足冷痹,或令头痛不可忍,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夜间喉中痰鸣,多流涎唾等。


本方与十枣汤均为攻逐水饮之剂,用于水饮内停之证。从组方分析,本方乃十枣汤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组成,以白芥子善治胸膈间皮里膜外之痰饮,与甘遂、大戟配伍应用则擅长于祛痰逐饮,改为丸剂,其力较缓,用治痰涎水饮停于胸膈而见胸背、腰胯隐痛,舌苔黏腻,脉弦滑者;而十枣汤则以逐水作用迅猛之甘遂、芫花、大戟与益脾缓中以制水的大枣相配,使邪去而不伤正,用于悬饮胸胁引痛及水肿腹胀实证。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原标题:十枣汤
上一篇:黄龙汤下一篇:麻子仁丸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