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脏腑养生 > 正文

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0/15
导读:前面多次提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是相对于“先天之本”来说的。


前面多次提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是相对于“先天之本”来说的。“先天之本”指的是父母给予的先天禀赋,而“后天之本”则是依靠饮食等获得的身体"资本”。

※生命活动依赖脾胃

饮食进入身体后,必须经过消化才能成为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水谷精微”。这些水谷之精必须通过脾胃才能输布全身。可以说,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先天不足的,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但如果先天身体条件非常好,却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久之就会多病伤身。所以说,生命活动的延续依赖于脾胃的运化,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

正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在养生学中有着非常直要的意义。只有脾胃健康了,运化水谷的功能才会健旺,才能使身体强健,外邪不侵。否则,脾气不健,就会气血亏虚,容易生病,还会过早衰老,容颜憔悴。

※脾能运化水谷

《黄帝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由脾气帮助使精气上归于肺,由肺布散到全身各部以滋养脏腑、器官。

脾的运化水谷锖微功能旺盛,才能为化生精、血、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最终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所以当脾气健运时人的消化功能就好,表现在外就是肌肉丰满、精力充沛等。若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时就必然出现食少纳呆、食后腹胀等症状。久之还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消瘦、精神不振等。

※脾能运化水液

中医常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脾的运化水液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指脾对人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代谢平衡的作用。进入人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输转化,气化成为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肺的作用而布达周身脏腑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另一方面,脾还要将全身各组织器官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毛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也就是说,"一进一出”都是脾的职责。所以说,在水液代谢的整个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

※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脾主升清。

升清即升精。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通过肺的作用生成宗气,以营养全身。

“升”是指脾的运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由肺到心,以生化气血,营养脏腑。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的,故称“脾气主升”。而上升的主要物质是水谷精微,所以又称“脾主升清”。

$:page

人体中的气和液,有清浊之分。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物质营养,功能活动才能强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职,则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如果清阳不升,或者清浊不分就会出现遗精、带下、腹胀、腹泻等。脾气主升的另外一层含义是维持人体各脏器的正常位置,即升举。人体的脏器在体内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肾位于两侧腰部,胃位于脘部,子宫位于下腹部等。中医学认为,脏腑之所以能固定于一定的部位,全赖脾气主升的生理作用。这是因为,支持和固定这些内脏的肌肉、韧带、筋膜,也要依靠脾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强健有力。

脾气健旺、升举功能正常,才能维持脏腑的恒定位置及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脏腑器官的位置就有可能发生改变。如胃下垂、脱肛、肾下垂、子宫下垂等。

※脾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身体中的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行。脾统血的机制,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就能保证体内气血充足,气能摄血,这样,血液就能在脉道内运行。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逸出脉外,以致出血,

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将这些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

※脾主肌肉、四肢

脾主肌肉、四肢是指脾供给四肢、肌肉正常活动的营养。人体肌肉之所以能强壮丰满,四肢活动有力,主要是依靠饮食所化的“精气”的充养。这种“精气”经过脾的转输到达四肢百骸。所以,肌肉是否发达,四肢是否灵活都有赖于脾。脾气健运则机体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有力;脾气虚弱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甚至萎软不用。

※脾喜燥恶湿

脾之所以喜燥恶湿,这与其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脾和胃在五行中都属土,但按阴阳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脾又主运化水液,故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阳。因为脾喜燥恶湿,所以要注意不吃过于生冷黏腻之品,以防碍胃困脾。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