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脏腑养生 > 正文

从舌苔可以辨胃病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6/30
导读:传统中医学讲究以望、闻、问、切对病人进行诊治,其中望是中医辨识病症的重要步骤。望舌也属于望诊的一种,也可以叫作舌诊。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的缝康状况可能会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就可以判断人的身体状况。舌质能够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则可以用…


传统中医学讲究以望、闻、问、切对病人进行诊治,其中望是中医辨识病症的重要步骤。望舌也属于望诊的一种,也可以叫作舌诊。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的缝康状况可能会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就可以判断人的身体状况。舌质能够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则可以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程度以及胃气的盛衰。因此,舌诊在疾病的诊断尤其脾胃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舌头更是堪称脾胃功能的晴雨表。

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舌诊的简单知识。在中医学领域中,舌被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几部分。中医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通过观察舌的不同部位,能够判断身体不同部位是否存在疾病。这无疑是个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办法。

1.舌质

是指舌的本体,主要包括色、形、态几个方面。舌色指的是舌的颜色,舌形指的是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舌态指的是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健康人的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但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也可能会表现出这样的舌质。

2.舌苔

舌苔是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通过舌苔变化来辨别胃病,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清代医学家章虚谷说:  “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舌苔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些胃病的规律,因此通过观察舌苔来了解和认识胃病的本质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健康人的舌苔一般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这是因为通过咀嚼和吞咽动作,加上唾液、饮食的冲洗,舌表面的物质被不断地清除,薄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仅有舌面中部、根部稍厚。我们通过照镜子,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就能为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判断。因此,舌苔也被称为天然的胃镜。

(1) 苔色。苔色的变化十分多样,不同的苔色所代表的胃病也不一样,常见的有黄苔、棕苔、无苔等。当舌苔颜色由白变黄,舌边舌尖由淡红变红,舌边留有齿印时,是消化不良、胃肠积滞有宿食的表现;如果舌苔由黄变棕,甚至变黑,而且舌边舌尖变深红,很可能会有大便干结的症状;胃阴虚的时候,会表现为舌红无苔,舌面光滑如镜。

(2) 厚薄。薄苔在大多数情况下见于胃病的初期,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则说明了病情严重,并已传里,这种情况可能是由胃肠积滞引起的。一般来说,舌苔越厚表示病情越重。但舌苔的形成说明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表明胃气尚存,而少苔则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说明了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另外,如果舌有腐苔,即舌面出现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的情况,则多半属于实热蒸化、胃中食浊,是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下面再列举几种患胃病时舌头可能会出现的常见状况:

1.淡自舌

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2.淡白舌黑燥苔

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3.淡红镜面舌

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4.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5.淡红舌黄糙苔

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6.红舌无苔

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胃肾气阴两伤。

7.齿痕舌

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8.裂纹舌

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9.暗红舌焦黄苔

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巴,厚而有裂。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10.暗红舌黄燥苔

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实热燥结于胃肠。

11.红绛瘦舌

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