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茯苓(理血、理气药)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28
导读:●中药与食物的相宜相克 茯苓、大枣+乌鸡 三者炖食,能补气养血、调经。可用于月经不调属气血虚者。 茯苓+鲤鱼 两者炖食,能健脾渗湿。可用于肝病或肾病引起的轻度水肿 患者。 茯苓、赤小豆+小米 三者同煲粥食,能健脾益胃、消肿解毒。可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等…


●中药与食物的相宜相克

 

茯苓、大枣+乌鸡

三者炖食,能补气养血、调经。可用于月经不调属气血虚者。

 

茯苓+鲤鱼

两者炖食,能健脾渗湿。可用于肝病或肾病引起的轻度水肿 患者。

 

茯苓、赤小豆+小米

三者同煲粥食,能健脾益胃、消肿解毒。可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等症者。

 

茯苓、红花+薏苡仁

三者同煎服,能健脾渗湿、活血化瘀。可用于慢性丹毒、皮疹色暗红、舌紫苔薄症者。

 

茯苓+猪舌

茯苓水煎取汁,烩炒猪舌食,能利水渗湿。可用于脾胃运化功能不健、水湿停滞之口吐清水症者。

中药档案————————————————————————————————

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湖北、四川、河南等地。7~9月釆挖,堆置“发汗”后摊开晒干,再“发汗”、晾干,反复数次,最后晾至全干。生用。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按语】本品甘淡性平,既利水渗湿,又健脾助运,为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之要药。本品功善健脾补中,可用治脾气虚弱、食少纳呆,脾虚停饮、胁满心悸,以及脾虚泄泻等脾虚诸症。本品入心经,具有宁心安神之功,为心悸、失眠所常用。

本品历来为美容要药。其既利水湿、促脾运,而为水湿停聚之肥胖、脱发等损容性疾病所多用,又能健脾补中、驻颜祛斑,用治面皯色斑,还能乌发固齿,为不可缺少的美容保健之品。

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味同茯苓,功专行皮肤水湿。多用于皮肤水肿,常与五加皮、陈皮同用。

茯神,为茯苓菌核生长中天然抱有松根者。性味同茯苓,有宁心安神之功,专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

【古今举例】

(1)面皯方:白蜜和茯苓涂上,满七日,治皯。(《补缺肘后方》)

(2)一味茯苓饮:茯苓,研细,每次5~10g,日2次,开水冲服,治水气脱发。(《岳美中医案集》)

(3)驻颜方:以白茯苓一斤(500g)糯米酒浸三宿,取出晒干,捣碎为末,收入瓷器中,每食时用一两钱末(3~6g),拌食食之,久服精力百倍,延年不老。(《圣济总录》)

【本草文献】

(1)《神农本草经》:“利小便。久服安魂魄养神,不饥,延年。”

(2)《抱朴子》:“久服灸瘢灭,面生光玉泽。”

(3)《本草纲目》:“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4)《本草品汇精要》:“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多皯疱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现代研究】本品含茯苓聚糖、茯苓酸、乙酰茯苓酸等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卵磷脂、脂肪、胆碱、组氨酸、甾醇等。具有利尿、抗菌、降低血糖作用。还能增强免疫细胞活力,提高机体防病能力。

※推荐药膳※

佛手姜汤

【原料】佛手10克,生姜6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生姜片、佛手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取汁加入白糖饮服。

【功用】疏气宽胸,和胃止呕多用于妊娠恶阻、肝胃不和的胸脘胀闷,疼痛、呕吐等症者。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